ISO 26262中文网站 > 使用教程 > ISO 26262安全目标怎么定义 ISO 26262安全需求如何分解落地
教程中心分类
ISO 26262安全目标怎么定义 ISO 26262安全需求如何分解落地
发布时间:2025/08/27 09:44:15

  在汽车电子与电气系统的量产开发里,团队常会被两个问题牢牢卡住:一是安全目标到底该怎么写才算合格,二是写出来的安全需求如何一步步落到架构与测试里。围绕这两点,ISO 26262给出了可操作的路径,但真正落地仍需要把条文转成可以执行的动作清单,包括HARA方法、ASIL分配、功能安全与技术安全概念、需求分解与双向追踪、验证证据与安全案例等关键环节。本文聚焦实践细节,用工程语言回答ISO 26262安全目标怎么定义ISO 26262安全需求如何分解落地,帮助项目在评审、审计和量产节奏中更稳更快。

  一、ISO 26262安全目标怎么定义

 

  安全目标是功能安全概念的锚点,用于约束系统在故障场景下达到可接受的残余风险状态。写好安全目标,至关重要的是把风险识别、表述方式和可验证性三件事一次性定清楚。

 

  1、明确项定义与边界

 

  在开展HARA前,先完成项定义,给出功能范围、系统边界、外部接口、运行场景与环境约束,包含驾驶工况、道路类型、气候要素以及可预见误用。建议建设场景库与触发条件清单,确保后续的危险事件不会遗漏关键情形。

 

  2、开展HARA并量化风险

 

  基于严重度、暴露度、可控性对危险事件进行评估,推导风险等级与ASIL级别。每个危险事件需映射到至少一个安全目标,形成一对多的覆盖关系。目标表述采用负向措辞,指明不可发生的失控后果,补充故障反应时间、安全状态、降级策略与允许运行条件,确保评审时不会落入模糊表述。

 

  3、确保目标可验证与可度量

 

  为每条目标绑定验证准则与度量口径,如故障检测延时上限、降级模式触发阈值、诊断覆盖下限、驾驶员提示要求等。将对应场景样例与不适用边界纳入目标说明,避免后续测试时产生理解偏差。

 

  4、完成一致性与基线管理

 

  通过跨域评审校验目标与功能安全概念、系统约束、法规要求的一致性。建立版本与基线,变更时执行影响分析,记录受影响的危险事件、需求与验证工件。在安全案例结构中为每个目标挂载证据占位,后续验证报告可直接归档到位。

  二、ISO 26262安全需求如何分解落地

 

  当安全目标确定后,需要把抽象约束拆解成可设计、可实现、可验证的安全需求,并沿着系统到硬件与软件的层次结构层层分配,最终形成技术安全概念与验证计划的闭环。

 

  1、从目标到功能安全需求

 

  将每条安全目标转化为功能层的安全需求,包括故障检测、故障处理、失效反应时间、降级策略、驾驶员告警、数据一致性、自由隔离等要素。为每个需求附上验收准则、触发条件与覆盖的危险事件列表,同时定义故障注入策略与观测点,保障后续验证可执行。

 

  2、系统级到硬件与软件分解

 

  在系统层规划安全架构与冗余路径,如双通道互监、锁步核、分区隔离、独立供电、独立时钟与通信链路监测等。硬件安全需求聚焦诊断覆盖、失效率目标、在线自检策略与失效反应链路。软件安全需求聚焦看门狗策略、冗余计算与交叉核对、输入输出范围校验、时序保护与异常路径处理,把功能安全与实时性约束捆绑表达。

 

  3、需求形式化与可追踪

 

  采用统一的需求模板和术语,避免模棱两可的词语。为需求建立稳定标识、来源、ASIL、状态、负责人、上下游关联。构建双向追踪矩阵,将安全目标、功能需求、技术需求、架构设计、测试用例、FMEA与故障树、FMEDA结果联成一条链,确保任何一处变更都能被定位并回溯来源。

 

  4、验证与确认的闭环落地

 

  制定分层验证计划,包含单元、集成、系统与整车层级。配置静态分析、模型检查、软件在环、硬件在环、实车边界场景验证与回归集合。对关键安全机制执行故障注入,验证诊断覆盖与反应时间。所有证据沉淀进安全案例库,配合独立确认活动形成可交付的合规证据。

  三、ISO 26262安全目标与安全需求怎么双向追踪

 

  追踪是把所有工件穿成项链的线。没有追踪,任何需求分解与验证计划都会变成碎片。做好追踪,重点是端到端覆盖、变更可控与证据可检索。

 

  1、建立一体化需求库

 

  使用工程化平台构建统一需求库,将目标、需求、设计、测试、分析报告等对象纳入同一数据域。定义字段如来源、ASIL、状态、版本、责任人、变更记录、外部交付编号,固化创建与变更流程。通过标准交换格式与供应链完成对齐,避免多方口径不一致。

 

  2、构建跨域矩阵与可视化

 

  建立从目标到测试的链路矩阵,给出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图谱关系。引入热力与颜色编码,直观看到覆盖缺口与高风险区域。把变更影响分析内建在矩阵操作里,任何修改都能立刻列出受影响的测试与证据,减少遗漏风险。

 

  3、把追踪嵌入日常流程

 

  在需求评审、架构评审、里程碑评审中强制检查追踪完整性。把链路一致性校验加入持续集成流水线,通过脚本自动扫描失效链接、未签批对象与不合规术语,对于关键缺口设置阻断策略,让问题在编译阶段就被拦截。

 

  4、面向量产的证据交付

 

  围绕每个安全目标输出证据包目录,包含评审纪要、验证报告、测试记录、工具合格性材料、独立确认结论与偏差关闭记录。把证据地图映射到安全案例结构,审计时能一键定位,供应链节点也能顺畅对接。

 

  总结

 

  要把功能安全真正落到工程中,一端要把握住HARA与ASIL方法,把安全目标写得清楚、可验证、可评审;另一端要把需求分解、架构实现、验证证据与双向追踪串成闭环,让每条链路都有来源、有去处、有证明。团队只要按本文给出的动作清单推进,就能在评审与量产节奏中稳步前行,减少返工与扯皮,提高交付确定性。面向当下与后续平台化复用,把这些方法沉淀为模板与库,更能让项目从容应对多车型、多域协同的复杂局面。ISO 26262安全目标怎么定义ISO 26262安全需求如何分解落地的关键,都在于以目标为锚、以追踪为线、以证据为底的系统化执行,而这也将是每个功能安全团队最长期的竞争力所在。

读者也访问过这里:
135 2431 0251